欧盟于2025年7月公布计划,将集成量子运算资金与专业,致力打造具竞争力的关键技术生态系统,具体措施包括设立“Scale-Up Europe Fund”这一公私合营基金,专门支持AI、量子运算及半导体等创业公司企业迅速扩张,提升产业竞争力与技术自主。集成专业、资源与知识,打造完整的量子生态系统,将有助于缩小欧盟与美国在新兴科技领域的差距,提升欧洲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

欧盟于2025年7月启动的“量子欧洲战略”致力于集成会员国的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资源,强调集成资金、专业和资源,设立公私合营的“Scale-Up Europe Fund”以支持量子运算、AI及半导体等创业公司企业快速增长。

欧盟量子科技学术论文数量居全球领先

从几个角度来看,欧盟有机会缩小与美国的差距,其优势面在于欧盟跨国合作和集成力量,可避免各会员国重复投入。

目前,欧盟在量子科技学术论文数量方面居全球领先,但私募集资金金吸引力仅占全球5%,远低于美国的50%,导致创新难以产业化。此外,如公私合营基金能激励创新企业扩张,强化产业链与生态系打造。量子芯片产业化路线图及量子网络试验平台等计划,有助技术商业化和产业化,促进技术实用性与市场化。

美国优势在其于量子运算领域已拥有较成熟的研发体系、庞大私营企业投入(如Google、IBM、Microsoft等),资金与人才集中度高。再者,从市场规模与资金动员能力来观察,欧盟虽然有强大资源,但其多国分散管理体系在协调和快速决策上较美国复杂。人才顶尖量子科学家及工程师仍多集中于美国,吸引和培养顶尖人才等问题仍是挑战。

整体来看,欧盟的计划有助于逐步缩小差距,尤其在结合基础与应用、加速产业化方面,能形成有力竞争优势。但要全面追赶甚至超越美国,仍需在资金规模、人才培育、产业生态成熟度等方面持续努力。

欧盟计划于2026年公布量子芯片产业化路线图,创建本地化量子组件试产线,减少对非欧洲供应链依赖,并推动从实验室到工厂的技术转移。

全球量子芯片竞争已相当激烈,欧盟有何胜出手段?

量子芯片是量子运算的核心硬件之一,欧盟若能成功推动量子芯片产业化,可促进全球竞争力,可实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不过,全球量子芯片竞争已相当激烈,除了美国,中国、日本、韩国等国也在积极布局。欧盟能否脱颖而出,关键在于技术研发是否突破核心瓶颈,并能顺利推动量产与成本降低。而市场导入速度,能否吸引更多企业和用户采用欧洲芯片技术,形成生态系统也是一个关键。此外,长期稳定的政策和资金投入,避免短期波动影响计划持续性。

笔者认为,欧盟量子芯片产业化计划具备成为全球重要竞争者的潜力,但未来须克服技术、产业链与国际竞争多种挑战。若成功,将大幅提升欧洲在全球新兴科技产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