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经常靠Google地图找美食、查店家,不过,就连这个生活习惯也已经被美国的诈骗集团盯上,Google近日宣布抓包有不法份子在美国的Google地图上搞鬼,创建超过1万笔假的商家资讯,甚至还冒充正牌店家!Google这次铁了心,直接控告这些恶劣的诈骗集团!

根据外媒报道,Google表示,他们发现有庞大的诈骗网络,专门在Google地图上创建和销售假的商家文件。根据Google方面表示,这起事件的起因源于美国德州一家合法经营的锁匠企业举报,指出Google地图上出现一家未经授权的企业冒用其名义。通过这起个案,Google展开深入调查,最终发现一个庞大的诈骗网络,其规模远超乎预期,清查后确认超过一万笔不实的商家资讯,诈骗手法涵盖直接创建虚假商家,以及入侵或盗用真实商家账号等。

Google总法律顾问Halimah DeLaine Prado强调,一旦接获诈骗通报,Google将会采取极端手段来识别并清除类似的欺诈性资讯。调查显示,这些诈骗行为高度集中在所谓的“急难救助”(duress verticals),也就是消费者在紧急或压力场景下急需的服务,例如锁匠、拖车公司等。通常消费者会搜索这些资讯,多半代表了目前可能遇到相关的状况,这时可能因为心急而忽略了核实数据的真假。

Google进一步指出,这些诈骗集团的运行模式相当复杂,不仅在全球各地有合作伙伴,更懂得利用社交媒体扩大其影响力。诉讼文件便披露,有诈骗者在多个Facebook社团中宣传其“五星好评”服务,声称能规避Google的审查机制。

Google也披露了这些诈骗集团常用的几种恶劣手法:

为保护用户权益,Google也提出几项建议:若对商家资讯感到可疑,务必暂停操作并验证其真实性,例如仔细检查网址与电话号码是否与宣传资讯相符。此外,对于要求提供过多不必要个人资讯,或要求以非传统方式(如礼品卡、电汇)支付费用的商家,更应提高警觉。

Google强调,虚假的商家资讯在Google地图上是被严格禁止的,公司也运用自动化程序和专业分析师等多种工具来侦测平台上的欺诈行为。DeLaine Prado表示,线上商家文件对于企业和消费者都极具价值,中小企业通过这些资讯进行口碑营销和提高曝光率,消费者则依赖这些资讯和评价来做出消费决策,因此,虚假的资讯和评价将严重损害用户对平台的信任。

值得注意的是,Google的打击诈骗行动并非首次,早在2023年,Google就已移除或封锁约1200万个虚假的商家文件,较前一年增加约100万个。Google也承诺,若本次诉讼获得胜诉,将会把所有赔偿金捐赠给致力于打击诈骗的相关组织。此举显示Google持续投入资源,以维护Google地图平台的资讯品质与用户信任。

Google地图作为全球数亿用户寻找商家、导航的首选工具,但该平台从当初开始设计之初,对于商家的正确性就缺乏妥善的规范——尤其是商家认证流程的宽松性与AI审查技术的盲点——正成为诈骗分子肆虐的温床,让这款便利工具蒙上一层阴影。

据了解,Google地图允许任何人通过“Google我的商家”(Google My Business, GMB)轻松提交商家资讯,起初认证流程仅需简单的电话验证,虽然现在已经提升到多种方法,但是其实有心的诈骗者还是可以利用多方的漏洞来通过。诈骗集团正是看准这一点,大肆创建假文件,甚至批量操作,让超过一万笔不实资讯潜入平台。

更令人担忧的是,Google依赖的AI审查技术也显露疲态。Google声称结合自动化工具与人工审查来过滤假资讯,但技术限制让诈骗者屡屡得手。Google的系统擅长识别已知的诈骗模式,却对新手法反应迟钝,例如利用社交媒体兜售假好评的伎俩。此外,AI在理解上下文时力有未逮,无法精准判断地址是否真实,或评论是否出自真人之手。

数据显示,2023年Google虽移除1200万个假商家文件,但这庞大数字恰恰反映问题的严重性。Google在追求平台开放性与使用便利性的同时,可能也意外为诈骗者开了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