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航空一架波音787客机(航班编号AI-171)日前在印度接近起飞后不久坠毁,至今未有官方调查报告公布。不过有具飞行背景的航空YouTuber,前资深机师“詹姆士”近日分析事故视频与飞行数据,提出合理推论,认为涉事客机极可能在起飞阶段即遇上“双发动机失效”的罕见情况,导致飞机未能爬升,最终迫降失败。

根据视频与ADS-B数据显示,涉事航班在滑行与起飞阶段一切正常,但升空后飞机高度始终维持在极低水平,最高不超过400英尺,且起飞后不到1分钟便告失速,从空拍片段可见飞机在远程撞击地面并起火。詹姆士指出,飞机起飞后未收起起落架,是飞行高度未达200英尺的证据之一,因波音787通常会自动提示机师在超过800英尺时收轮,并伴随声响提示。

最关键线索来自画面中出现的“RAT(Ram Air Turbine)弹出”。该设备为飞机在失去全部主电力后,由气流驱动的小型涡轮发电设备,专责提供基本电子与液压功能,确保最少控制系统能运行。詹姆士表示,RAT仅会在双发动机同时熄火,且未能通过APU(辅助动力单元)恢复供电的极端情况下才会启动。若视频画面无误,RAT出现已几乎可确认为双发故障,远较单发故障更为严重。

詹姆士揭示失事印度客机所发出的声音(原视频位置)

(此图并不是失事客机)詹姆士揭示波音在测试787的RAT时所发出的声音,与印度客机失事时听到的声音几乎相同(红圈为测试机的RAT设备)

他也分析指出,根据个人操作波音787-9的经验,即使单发故障,在控制适当情况下飞机仍可爬升至4000英尺甚至完成飞行任务。若起飞前出现例如襟翼设置错误、V1或VR计算错漏,虽可能导致机头拉不起或提速困难,但依然能拉升一定高度,不至全程贴地飞行。加上此航班由资深机组操作,更降低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他补充指出,针对网上有人质疑“为何不立刻收轮减阻力”的说法,波音飞机设计逻辑上会自动在特定雷达高度下提示收轮,若飞机高度始终未能超过提示门槛,机师也难以进一步减少阻力,形成恶性循环。

分析最后也提及类似案例与飞行经验,例如于模拟器中重现单发失效后成功飞行,或过去曾有飞机失速警告(STALL)响起仍能爬升返回机场等。相比之下,此次AI-171起飞后立即无法爬升,几乎没有任何动力输出,RAT弹出更为铁证,支持“双引擎同时失效”这一罕见但极危险的情况。

目前印度航空与当局尚未公布最终调查结果,但此类专业分析已引发航空界与公众广泛关注。未来数周内若有黑盒数据揭示,更可进一步印证或否定“双发故障”之说法。

数据源: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