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增强现实)眼镜正逐步走向市场爆发点。根据研调数据,预估到2030年,全球AR眼镜出货量将突破3,210万台,与2025年相比暴增50倍,显示这项产品不再只是概念,而是逐渐走向普及。
目前,国际科技大厂已经积极卡位。多款AR眼镜原型相继亮相,Meta甚至传出将于近期推出自家产品Celeste,加上OLEDoS显示技术价格下滑,让市场热度持续升温。
专家指出,真正推动AR眼镜普及的关键,将是全彩显示与高分辨率技术的成熟。特别是自2028年起,相关技术逐步完善,国际大厂的成熟产品有望继续登场,这将是出货量加速增长的主要动能。
随着光学模块、处理芯片与电池续航等关键零部件持续进步,AR眼镜将能提供更接近“全天候佩戴”的体验,不再受限于过去笨重或续航不足的问题。
从区域市场来看,中国目前仍是AR眼镜出货的最大市场,但格局正在改变。随着Meta、Google等国际科技巨头加入竞争,未来市场将更趋于全球化与均衡化。
研调预测,到2030年,中国市场的出货占比将下滑至约50.2%,意味着另一半市场将由欧美与其他地区分食,形成更加分散的供应与需求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AR眼镜不仅受到厂商重视,也引起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投资人普遍认为,AR有机会成为继智能手机后的新时代“运算平台”。
虽然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但随着软件生态系扩展、应用场景逐渐落地,例如远程会议、教育培训、即时翻译与游戏娱乐等,AR眼镜的价值正逐步显现。
业界普遍认为,2025至2030年将是AR眼镜市场的关键增长期。若能成功解决价格与应用落地问题,AR将可能重演智能手机在2000年代的爆发历史,甚至成为下一个“必备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