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刊登在《PLOS One》期刊的开创性研究披露了现代人的健康隐忧:上厕所时玩手机可能大幅增加痔疮风险。

研究团队调查了125位准备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成年人,发现66%的受试者承认会在如厕时使用手机,主要用于滑社交媒体或看新闻。经过统计分析并排除年龄、饮食、运动等其他风险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带手机进厕所的人患痔疮的机率比其他人高出46%。

“关键问题在于如厕时间,”研究共同作者、波士顿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肠脑研究所主任Trisha Pasricha医师解释。当人坐在马桶上时,骨盆底肌缺乏支撑,会对直肠静脉造成压力,导致肿胀发炎。而智能手机的设计正是要让人欲罢不能,这与过去80年代随手翻报纸的情况完全不同。

数据显示惊人差异:37%的厕所玩手机族每次如厕超过5分钟,而不用手机的人仅有7%会超时。明尼苏达州梅约诊所的直肠外科医师Robert Cima也观察到,近年来40到50岁的中年群体因痔疮就医的人数明显增加。

痔疮虽非致命疾病,但会造成疼痛、搔痒和出血,每年导致美国近400万人次就医。长期的骨盆底肌功能障碍还可能引发失禁、便秘恶化等问题。此外,冲水时飘散的微粒也让带手机进厕所变得不卫生。

专家一致建议:如厕时间不应超过5分钟。Pasricha强调:“如果五分钟内无法顺利解决,就该暂停休息,稍后再试。”她建议人们别带手机进厕所,若真的需要娱乐,可选择杂志等不会让人失去时间感的读物,或至少设置计时器提醒自己。

这项首度证实厕所玩手机与痔疮关联的研究,为现代数字生活的健康风险提供了重要警示。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