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今日公布《新田科技城创科产业发展规划概念纲要》,为占地210公顷新田科技城订立发展方略。纲要提出可考虑以“平台公司”模式与市场共同开发,通过土地及建筑成本作为股本投入,引入市场资本支持建设及运营。

新田科技城财务投入巨大且回应周期长,主导开发机构需要雄厚财务能力。政府指出开发会遵循“有为政府、高效市场”原则,探索与企业以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BOO)、合资模式、设计—建设—融资—运营(DBFO)等不同方式合作。
平台公司可设立双层或多层架构,第一层由政府全资拥有,董事局成员由政府委任,确保重大决策方向符合政府产业政策目标。第二层由平台公司与企业以不同方式合作,设立子公司接受合作方战略合作或投资。
新田科技城将重点支持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微电子与智能设备、新能源、新材料及环保科技等策略性创科产业,以先进制造为核心推动产业发展。用地布局以“三个枢纽、三个产业发展带”划分,即由北至南河套枢纽、洲头枢纽及麒麟枢纽,配合生命健康科技发展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发展带及微电子与先进产业发展带。
新田科技城发展分5个阶段,从导入、产业生态延展、产城中枢甚至完善阶段。第一期第一阶段及第二阶段预计于2025年至2030年进行,涉及约165万平方米土地,将建设支持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配套设施。第四阶段为创科产业完善阶段,将大规模建设新田科技城主区,预料于2027年至2035年进行,涉及约297万平方米土地。
政府表示分期策略会充分考虑产业及上下游引入次序、物业递增价值、资金投入时序等因素,收地及土地平整工程时间表会配合策略。项目预计可提供超过30万个职位,每年贡献GDP超过2,500亿元。
数据源:香港电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