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导体产业激烈竞争浪潮下,全球最大CPU供应商英特尔(Intel)近期经历戏剧性价值反转。2024年8月以来,尽管面临连季亏损和市场声誉受损的困境,但是该公司通过一系列关键的策略联盟和政府投资,成功地让其市值大幅跃升。但核心业务特别是芯片代工(Foundry)表现,仍是未来关注的焦点。
Tom's Hardware报道,英特尔8月下旬获美国政府入股10%,无疑是一大胜利。这笔来自美国本土的投资,重要性不容小觑。尤其,在该交易发生时,英特尔的市值仅1,070亿美元。然而,时至今日,市值飙升至惊人的1,810亿美元,不仅为英特尔公司,同时也为美国政府带来数十亿美元获利。
川普接受大众新闻网采访时,表达高度肯定,并视为巨大成功。川普指出,自从完成那笔大交易,已获利400亿美元。当时美国政府和日本软银集团(SoftBank)取得英特尔股份时,股票交易价格低于账面价值,代表资产价值高于市场资本化。虽英特尔连季亏损,尚未摆脱困境,但较低市值普遍视为投资人回应英特尔亏损而声誉不佳。
除了政府注资,英特尔近期也与人工智能(AI)领域的大厂英伟达(Nvidia)完成一项重要的战略协议。根据这项协议,英特尔将为英伟达的AI平台供应数据中心等级的CPU。此外,该协议还规定,英特尔将集成英伟达设计用于英特尔客户系统级的GPU。作为回应,英特尔将从英伟达处获得5%的股权。
这样的协议,对于这家面临困境的CPU制造商来说,就被认为是庞大的财务胜利,更重要的是,这项合作被视为对英特尔及其产品的一次重要的信任投票,也就是实质上证明了英伟达承认英特尔CPU的实力,以及普遍认可x86架构的强大性。
尽管获得大量投资和高规格的战略合作,英特尔在市场上的实际运营状况仍充满挑战。其中在市场趋势方面,英特尔设法抓住了5G、云计算和高性能计算的大趋势。然而,该公司却在很大程度上错失了AI的热潮。尽管如此,英特尔在数据中心和电信领域的CPU供应量仍旧超过其竞争对手。
在传统市场地位上,英特尔尽管面临着市场占比流失给竞争对手AMD的压力,但它依旧是全球最大的消费性和数据中心应用CPU供应商,这一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英特尔在芯片代工市场上尚未成为一个重要供应商。尤其,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英特尔代工服务除了AWS、微软(Microsoft)以及美国国防相关业务外,似乎没有太多主要的客户,这显示了其在争取外部代工业务上面临的困境。
目前,英特尔即将启动其Intel18A制程技术的大规模生产,并计划将其相当一部分的产能从台积电转移到自己的芯片厂。即便如此,英特尔自从美国政府在8月入股以来,其许多核心业务状况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公司仍然在亏损、仍在失去市场战其中。另外,在代工市场上也没有获得更稳固的地位。这些事实进一步证明了一个观点,那就是英特尔尽管在战略投资和技术开发方面传来佳音,但是转型之路,仍需持续关注实质性的进展。
(首图来源:英特尔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