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千代田技术(东京)有限公司于2025年10月被揭发在福岛第一核电站辐射测量设备交付过程中存在造假行为。该公司一名员工自2022年9月起,未按规定提交测试申请,却伪造测试证书与印章,将3615部受影响设备交付东京电力公司使用,其中今年6月交付的1000部剂量计中也有199部涉及造假。
这类测量设备主要管理核电站工作人员的辐射暴露情况,并记录环境辐射剂量,数据直接影响放射性物质迁移路径的评估。尤其涉及核废水排放前的浓度检测,包括检测核废水中锆-137浓度的Hitachi Aloka R-1000型检测仪,其校准数据被篡改,可能导致超标废水误判为“符合排放标准”。调查也发现,该公司技术人员修改检测设备的内置软件参数,令仪器在未实际检测时,仍显示 “正常” 读数。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2025年8月报告指出,虽然氚浓度达标,其他放射性核素检测结果仍依赖东电提供数据,如校准存在系统性偏差,将导致污染水平被严重低估。千代田技术还通过修改设备内置软件参数,使仪器即使未实际检测,仍呈现“正常”读数,造假手法复杂且需要深入底层软件知识,显示该行为可能有持续策划。
针对该事件,千代田技术于官网公开道歉,并声称除了涉案负责人之外,其他员工未发现类似不当行为,公司已展开全面调查,将彻底查明原因并防止再次发生,努力恢复社会信任。
事件显示日本福岛核电站辐射监测以及核废水排放监控存在的潜在数据诚信风险,对环境与公众安全监管构成挑战。国际监测机构如IAEA持续协助核查,日本政府也高度重视并承诺严格监管。
数据源:朝日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