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Microsoft)宣布其内部IT系统现已完成98%的云化转型,全面运行于Microsoft Azure云计算平台,正式迈入云计算优先(cloud-first)时代。微软通过自家技术转型,也突显其在AI、自动化与可持续发展运营上的集成实力。

微软表示,目前其全球超过20万名员工、75万台受管理设备的IT架构几乎全部运行于Azure环境中。通过云计算优先与DevOps策略,微软在敏捷性、可扩展性、运营效率及节能减碳等层面均取得显著成果。

微软数字部门技术计划经理暨云计算架构师Pete Apple表示,该公司以Azure DevOps为核心,结合现代工程理念,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自助式管理环境,彻底改变了IT运营模式。这种新架构让各业务单位能更灵活地打造解决方案,同时维持安全与合规性。

微软的云计算旅程始于随即转移(lift-and-shift)阶段,最初将数据中心的工作负载转移至Azure的IaaS(基础架构即服务)环境。经过数年演进,微软逐步导入平台即服务(PaaS)与无服务器(serverless)架构,并以DevOps模式推动持续开发与运维集成。这样的结构重塑,让IT部门从过去的集中式支持角色,转型为提供标准化工具与策略的治理中心。

在可观察性(Observability)方面,微软已能通过Azure Monitor与原生监控平台即时搜集与分析数据。各部门可即时访问指标、警示与报告,监控服务运行状况,并利用分析工具侦测异常或瓶颈。这不仅确保云计算环境的高可用性,也让系统修补与更新流程更自动化与可扩展。

微软首席架构师Faisal Nasir表示,在云计算环境中,我们能够端到端观察系统状态,从用户层到服务层都具备完整视野,并持续优化运行效率。他强调,这样的透明化能在运维、合规与性能评估上创建即时掌握能力。

微软认为,Azure的自助式管理模式让微软内部IT结构更去中心化。业务部门得以自主部署、监控、备份与管理应用服务,减少对中央IT部门的依赖。这不仅强化组织敏捷性,也提升决策速度与资源运用效率。

Apple指出,该公司的目标是让所有IT任务都能以自助方式完成,从备份、修补到监控都能自动化运行,同时维持组织层级的安全与治理标准。

随着云计算架构成熟,微软的修补与更新流程也更加自动化。PaaS与无服务器架构让服务团队不再需要手动维护操作系统,云计算平台的延展性大幅简化集成程序并加快部署进程。Nasir表示,我们运用多层可重复使用的自动化机制,让修补作业更快速且可靠。

在安全层面,微软以零信任架构(Zero Trust)为基础,将安全性设计纳入所有系统初期开发阶段。借由Azure Policy与中央仪表板,微软能统一管理密码强度、身份识别验证与权限管控,确保全球内部作业符合企业安全标准。

AI也正改变微软的基础架构管理方式。微软内部已导入多项AI工具,例如Microsoft 365 Copilot、Security Copilot与Network Copilot,以自然语言界面协助查询与分析云计算数据。Apple表示,通过AI,能直接询问系统,例如“哪些虚拟机需要修补?”并即时获得答案。这代表我们正迈向全自动化的运营未来。

微软认为,AI将与云计算并行成为IT架构的双核心支柱,推动企业迈向“AI优先”的运行模式。

根据微软委托研究,Azure Compute、Azure Storage、Exchange Online与SharePoint Online四大云计算服务的能源效率,相较传统数据中心提升22%至93%;若计入再生能源采购,碳效率可提升72%至98%。微软也承诺2025年全面采用再生能源,并在2030年实现负碳排放目标。

微软指出,云计算基础架构能通过多租户运算与负载均衡提升硬件利用率,避免传统数据中心为确保稳定性而预留过多资源,进而完成更高能源效率与更低碳足迹。

微软的云计算原生转型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IT管理思维的根本变革。从集中化走向去中心化,从手动操作迈向自动化,再到AI驱动决策,这场转型让微软在全球运营中创建了具备可扩展性、安全性与可持续发展性的数字骨干。

Nasir强调,可观察性策略与云计算优先架构,让我们能以设计为核心面对各种变革,并为下一个“AI优先”时代做好准备。

(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