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屈公病疫情严峻,疾管局今天表示,提升巴西、法属留尼旺岛旅游疫情建议为第二级“警示”,中国广东、印尼等则为第一级“注意”,并强化自流行地区入境游客检疫措施。
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局新闻稿表示,近期国际间屈公病疫情严峻,全球今年迄今累积超过25万例病例,世界卫生组织(WHO)22日紧急呼吁各国应采取行动。各国疫情目前以美洲疫情最严峻,病例主要分布巴西、玻利维亚及阿根廷等国;印度洋之法属留尼旺岛、马约特岛、毛里求斯等地疫情蔓延至其他地区。
亚洲地区,印度今年超过3万例病例,中国广东省佛山市爆发疫情迄超过2,600例病例,主要由境外移入病例衍生,并于澳门等地出现移入病例,多省市已提醒人们注意防范措施。
欧洲地区,法国迄今累积30例本土病例,799例境外移入病例,疫情已传播至原本无疫情地区,意大利也报告一例本土病例,欧洲往年病例多发生于7-8月,今年异常6月提早发生。
为应对全球屈公病疫情,疾管局表示,已于国际港端口加强屈公病防范宣导及发烧筛检,并针对入境有症状或虫媒传染病流行地区游客,执行TOCC(旅游史、职业史、接触史、群聚史)评估、采检、卫教及提供防蚊液等检疫措施。
疾管局也针对部分国家地区提升屈公病旅游疫情建议等级,提醒欲前往人们做好自我保护,包含巴西、法属留尼旺岛提升为第二级“警示”,应对当地采取加强防护。中国广东省、菲律宾、印尼、印度、斯里兰卡、阿根廷、玻利维亚提升为第一级“注意”,提醒遵守当地一般预防措施。
国内屈公病疫情均为境外移入病例,截至7月22日累积15例,感染国家以印尼13例为多,其次为菲律宾及斯里兰卡各一;境外移入病例数为近六年同期最高,2020-2024年同期介于0-5例。
疾管局提醒,计划前往屈公病流行地区的人们,应落实防蚊措施,穿着浅色长袖衣裤,使用政府机关许可,含敌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成分的防蚊液;返国后如出现发烧、四肢酸痛、头痛、后眼窝痛、肌肉痛、骨骼关节痛等疑似症状,应尽快就医。
(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