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BM与思科(Cisco)宣布合作,目标是创建分布式量子运算与量子数据中心技术基础。双方规划在短期5年内,示范多台大型容错量子计算机通过网络协同运算的概念验证,长期则朝2030年代前期实现大规模量子运算网络,并在2030年代后期进一步延伸为量子运算网际网络。
这次合作并非声明已有可商用产品,而是标示出未来十年的技术路线。IBM延续既有量子运算路线图,专注于构建大型容错量子计算机与量子处理单元QPU(Quantum Processing Unit),而Cisco则把量子网络视为新一层基础架构,负责设计量子数据中心与量子网络节点,思考如何让多台量子计算机在实际环境中连成一个可扩展的计算资源池。
依照官方说法,IBM与Cisco希望在未来5年内完成第一个概念验证示范,让多台大型容错量子计算机通过网络协同执行一项量子工作负载。等到技术逐步成熟,这类分布式量子网络预期可支持数万到数十万量子位元规模,并执行达数兆次量子闸运算,瞄准大型优化计算、材料与新药设计等应用场景。
在架构设计上,IBM计划开发量子网络单元QNU,作为QPU对外连接界面,将超低温环境中的量子资讯转换为可在网络中传递的量子信号。Cisco则发展量子网络节点与高速软件协议,让网络可以依据量子算法需求,动态配置不同系统之间的量子纠缠与传输路径,试图把量子网络当成一个可管理调度的基础设施。
两家公司同时指出,未来仍需突破多项物理与工程挑战,包括微波与光学信号的转换组件、跨低温设备的量子纠缠创建,以及跨数据中心的长距离量子传输。因此,IBM也会与美国能源部旗下的超导量子材料与系统中心SQMS合作,在未来3年内先示范多个QPU在量子数据中心中的互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