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国际半导体展论坛在台北举行,有“日本人形机器人之父”之誉的日本大阪大学教授石黑浩今天应邀出席演讲表示,人工智能(AI)加速机器人虚拟分身拟真(Avatar)技术成熟,现在正是利用虚拟分身拟真技术和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再次改变世界的契机。

石黑浩今天在微机电暨传感器论坛指出,未来可看到许多机器人应用,以机器人提升劳动力效率。石黑浩表示,人形机器人具大脑辨别功能,可识别真实人类,且人类主要互动的对象也是人类,类人界面是人类容易使用且互动的功能,通过人形机器人,人类可更加认识人类更高层次的感知功能。

石黑浩指出,25年前开始在互动机器人领域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现在通过虚拟分身拟真(Avatar)技术,可实现不受身体、空间、时间限制的未来社会应用,五至十年后,机器人分身软件技术可真正社会落实。

石黑浩表示,未来虚拟分身拟真的定义将模糊,没有自主机器人与虚拟化身之间的界限,若机器人或计算机图像代理是按照人类的意图与指示工作,就是虚拟分身拟真。

他表示,现在人类能利用人工智能,操作者讲话通过人工智能生成头部动作、手势等,可以更简单操作机器人,未来可发送意图想法,虚拟分身拟真技术会分析操作者的意图并生成动作指令,这也是虚拟分身形式之一。

石黑浩指出,大型语言模型(LLM)可能改变世界,若在机器人使用大型语言模型,机器人可阅读书籍和媒体访谈,行为举止可模仿,讲话使用人类声音,达到虚拟分身拟真效果。借虚拟分身拟真技术,石黑浩正在开发虚拟人像(avatars),他指出,目前全球有30-40家公司也在研发虚拟人像应用。

他表示,现在人类开发强大的人工智能,正是利用虚拟分身拟真和人工智能机器人,再次改变这个世界的契机。

未来智能社会愿景,石黑浩指出,日本政府内阁推出“登月计划”(Moonshot Project),目标之一就是2050年实现虚拟分身拟真应用,打造不受身体、空间、时间限制的未来虚拟分身社会,可用于学校教育、医疗及偏远地区咨询、超市服务、心理咨商、寿险及房地产服务等。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