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曾经是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绝对霸主,但在过去二十年中,由于未能及时把握移动运算和人工智能 (AI) 等关键技术浪潮,其制造优势逐渐丧失,技术进程也开始落后。2024年,英特尔经历了自1986年以来首次亏损的一年,整体净亏达到188亿美元,为此还造成了前首席执行官Pat Gelsinger的离职下台。

2025年3月,新任首席执行官陈立武(Lip-Bu Tan)上任后,面临着重振这家陷入困境的美国芯片制造商的艰巨任务。他迅速采取行动削减成本,并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其中,陈立武所试探的最大战略转变之一,便是针对英特尔的芯片代工业务,即为外部客户生产芯片业务的改变。不同于前任首席执行官Pat Gelsinger对Intel18A制程技术寄予厚望,并投入巨资,希望能借此让英特尔的技术能力与台积电匹敌,甚至超越。陈立武则是在上任后,发现Intel18A制程技术对新客户的吸引力正在减弱。

根据雅虎财经的报道指出,一些市场分析师就表示,Intel18A制程技术大约等同于台积电的N3制造技术,而台积电的N3技术早在2022年底就已进入大批量生产。此外,面对Intel18A节点制程的发展,台积电新发展的N2制程技术进展顺利,预计将按时投产,这对Intel18A节点制程的未来就产生了不确定的影响。

报道指出,面对目前的情况,陈立武正在考虑对其芯片代工业务进行重大调整,就是停止向外部客户推销长期开发的制成技术,其中就包含了不再推销Intel18A及其改良的Intel18A-P制程给外部客户。如果确认执行,这将代表着英特尔需要对已投入数十亿美元开发成本的Intel18A制程进行资本损失。

报引导用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这种资产所施可能高达数亿,甚至数十亿美元的损失。英特尔方面对此类“假设情况或市场猜测”不给置评,但表示Intel18A的主要客户一直都是英特尔自己,目标是在2025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生产其Panther Lake笔记本芯片,并称其为美国设计和制造的最先进处理器。

另外,尽管未来可能停止向新客户推销Intel18A,英特尔仍将继续生产已承诺客户的Intel18A制程技术芯片,例如为亚马逊(Amazon.com)和微软(Microsoft)生产少量芯片。同时,英特尔内部设计的芯片也将继续使用Intel18A制程。亚马逊和微软尚未对此发布评论,而英特尔表示将履行对客户的承诺。

报道强调,面对Intel18A制程的困境,陈立武提出的初步解决方案是,将更多资源集中于购新一代的Intel14A制程上,原因是英特尔期望在Intel14A制程上能对台积电取得优势。而这样的做法也是为了争取苹果(Apple)和英伟达(Nvidia)等重要客户,这些公司目前都通过台积电来制造他们的芯片。英特尔表示,他们正在针对关键客户的需求来开发Intel14A制程,以确保其成功。如果英特尔采纳陈立武的提议,公司将会把芯片代工业务的员工、设计合作伙伴和新客户的精力都集中到Intel14A制程上,期望在那里有更好的机会与台积电竞争。

然而,在时间上按时提供Intel14A制程技术,并进一步赢得主要订单并非易事。这项战略转变也存在不确定性,英特尔最终仍可能选择坚持其现有的Intel18A制程计划。原因是这项决策的复杂性,以及其中涉及的巨额资金,将使得董事会可能无法立即做出决定,或许要等到一段时间才能有结果。

而除了调整芯片代工业务的战略外,陈立武的整体策略还包括更新了领导团队,导入了新的工程人才,并着手精简他认为臃肿且效率低下的中层管理。然而,停止向客户推销Intel18A制程技术仍将是他上任以来最重大的动作之一。不过,陈立武对Intel 18A制程技术的看法,是创建在他数十年来在芯片产业累积的广泛人脉和客户关系基础之上,这表明他的决策并非凭空想象,而是基于对市场和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

(首图来源:英特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