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暴露于脏污的空气,特别是细悬浮微粒PM2.5,会增高许多疾病的风险。然而,近来的研究显示,空气污染不仅是环境问题,也反映了社会的不平等。最近有研究指出,PM2.5的污染负担在美国不同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对低收入和少数族裔社交媒体的影响更为严重。论文近日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

这项研究由主要由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瑞典环境研究所(Stockholm Environment Institute)及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等研究机构合作进行。利用美国全国范围内的空气品质监测数据,结合人口普查数据,分析PM2.5污染对不同群体的影响。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他们采用先进的统计模型,并考虑地理位置、社经状况和种族背景等多重因素,以精确地评估空气污染对不同群体的影响差异。。

结果披露PM2.5背后的环境不正义

研究结果显示,美国少数族裔,特别是非裔和拉丁裔,所暴露的PM2.5浓度远高于白人社交媒体。这种悬殊的差异不仅存在于城市,也广泛见于郊区及农村地区。同时,低收入家庭暴露于PM2.5的程度也明显高于高收入家庭。究其原因,这些弱势群体通常居住在工业区或交通要道附近,导致他们长期承受更高浓度的空气污染。

PM2.5是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小悬浮颗粒,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能深入肺部,甚至进入血液循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长期暴露于高浓度PM2.5 ,已知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其中包括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糖尿病、甚至是癌症。对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病患者而言,这些疾病的风险会进一步加剧,形成恶性循环。

团队指出,要解决空气污染的贫富不均,需要从政策层面着手。他们建议,政府应该加强对高污染地区的监管,特别是对工业废气排放和交通污染的控制。同时,也应加强对弱势社交媒体的支持力度,如提供健康检查、改善居住环境和加强大众运输系统等。此外,社会各界也应该提高对此议题的关注,协助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空气污染终究不只是环境议题,更深刻涉及到社会问题。这项研究提醒我们,解决环境污染的挑战不能仅依靠技术手段,更需要从社会正义的角度展开深层反思与制度改革。唯有真正落实环境正义,全民的健康与福祉才能获得公平的保障。若缺乏改革的决心,弱势群体将持续背负不成比例的健康风险。

(首图来源:Flickr/b k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