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革命席卷全球的时代,许多知名巨头可以在一夜之间变得无关紧要。事实上,一些曾经主宰市场的顾问巨头,正因为无法跟上生成式AI步伐,迅速被边缘化。根据《经济学人》于2025年6月26日发布的分析报道,这场变革不仅影响科技业,还波及顾问公司等传统中间人角色。香港作为亚洲金融枢纽,企业若不及时转型,恐面临相同命运。AI工具如ChatGPT已让许多业务自动化,保守的传统龙头优势可以瞬间蒸发。
《经济学人》这家享誉全球的商业杂志,在最新报告中特别点名顾问业的家喻户晓品牌Accenture,视其为AI革命的潜在受害者。Accenture作为全球最大顾问公司之一,市值一度高达2500亿美元,远超Goldman Sachs等投资银行。但自2025年初以来,其股价已蒸发600亿美元。报告指出,Accenture的业务模式正受到生成式AI的冲击,香港公司若聘用类似顾问服务,也需重新评估风险。
Accenture的核心角色是作为中间人,转售并集成合作伙伴如Microsoft和SAP的各种软件。通过与这些科技巨头的长期伙伴关系,Accenture帮助客户选择、安装和维护复杂的企业软件系统。例如,他们与Microsoft共同推出Copilot业务转型实践,协助企业导入AI工具;与SAP则针对大型企业提供“重塑、茁壮与再增长”计划。但在AI时代,这些过程正变得更容易,客户无需如Accenture这般的中间人介入。
根据《经济学人》报告,Accenture的AI顾问业务出现大幅下滑。新签AI合约从去年每季2亿美元降至最近三个月仅1亿美元,AI正值快速发展的阶段,高达50%的合约跌幅反映Accenture面对的巨大压力。
整体新订单连续两季下降,一次性顾问项目和日常管理服务均受影响。客户数量也减少,从32家签署超过1亿美元合约的企业降至30家。这正好反映出AI工具的普及,让传统顾问需求锐减。
综合《经济学人》报道,Accenture的前景黯淡,很可能成为AI革命的下一个受害者。尽管CEO Julie Sweet强调客户仍需Accenture提供AI手柄手指导,并会重组Accenture为“重塑服务”单位,但《经济学人》质疑其说服力,并指出其合作伙伴如Palantir正直接嵌入工程师到客户端,绕过Accenture的中间人角色;AI自动更新系统更让顾问角色显得过时。
过去十年,Accenture股东回报率高达200%,但ChatGPT推出后,其市盈率已被SAP和IBM超越。香港的顾问公司应引以为鉴,若不投资深层科技(deep tech),仍旧依靠向固有客底(customer base)推销第三方产品,靠介绍费(referral fee)维生,恐怕会步其后尘。
Accenture的生存危机并非独有现象,中间人角色早在互联网时代已证明过时。随着买家教育水平提升和廉价的互联网资讯,传统中间人依赖人脉网络、将合约外判至廉价分判商和品牌包装的运营模式,正逐渐被市场抛弃。生成式AI如自主代理人,能自动处理复杂任务,取代顾问的选购、安装和维护服务。
香港科技企业应意识到“超级联系人”年代已经结束,应加快直接投资原创、硬核技术,否则就算像Accenture般大手笔收购小型顾问公司,根据《经济学人》所说,前景仍然充满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