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希德马丁旗下臭鼬工厂近日以一架人类飞行员与两架人工智能驾驶的教练机,成功完成了三机联合作战飞行测试,让CCA计划的人机搭配软硬件架构开发进度再进一步。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旗下的臭鼬工厂(Skunk Works)与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操作表现实验室(Operators Performance Laboratory, OPL)合作进行有人和无人机搭配飞行开发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臭鼬工厂以一架人类飞行员驾驶的捷克制L-39信天翁(Albatros)教练机,与两架改装人工智能驾驶系统的L-29海豚(Delfín)教练机搭配,在爱荷华州空域进行飞行任务。

飞行任务以L-39担任“战斗管理人”(Battle Manager)角色,将两架担任敌机的目标分配给两架人工智能驾驶的L-29,两架无人机通过模拟任务和武器系统成功进行协调飞行作战将敌机击落。

作战期间L-39飞行员可通过触摸屏幕对两架L-29下达指令,无人机将即时作出回应与管理人配合。

臭鼬工厂表示,继去年该公司开发的AI驾驶系统成功完成空对地电子干扰和定位测试后,今年则成功完成了空对空作战实验。

由于美国联邦航空总局(FAA)对境内进行大型无人机飞行任务的法令限制仍然相当严格,因此将现有教练机或战机改装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系统是现行法规下较为方便的做法。

而除了臭鼬工厂外,Shield AI也在今年八月改装L-39教练机进行该公司的AI驾驶系统,由于美国空军“协同作战航空器”(CCA)预期会有数千架订单,且为了增加竞争力,美军在CCA采购期间,每批次都会允许先前被淘汰的厂商再度参加,因此各家军工航天企业都积极开发自驾的人工智能飞行系统。

(首图来源:Scott D Colbath, upload by Bbbcox,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