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终于敲定贸易协议框架,但诸多细节仍不明朗,各界也质疑,欧盟承诺斥资7,500亿美元向美国采购能源产品,此数字过于高昂、难以完成。
综合外媒报道,美国总统川普与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周末于苏格兰会晤后宣布敲定贸易协议框架,在8月1日期限之前避免大规模贸易战发生;欧盟输美商品关税定为15%,欧盟也承诺扩大向美采购能源、军备。
根据协议,欧盟将于未来三年向美国采购价值约7,500亿美元的能源产品。然而,分析人士认为此数字实在“荒谬”。
美国能源资讯局(EIA)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对欧盟的能源出口总额为785亿美元,这也代表,欧盟未来三年每年需向美国采购约2,500亿美元的能源产品(为2024年采购额的三倍),才可能完成目标。
除此之外,欧盟境内实际的能源采购主要是由私人企业和国家实体做出决策,市场经济通常超越于政治承诺之上;因此,欧盟虽承诺将大量采购美国能源产品,实务上可能难以执行。
美欧协议不尽人意,欧股不涨反跌尽管贸易战疑虑缓解,欧洲主要指数28日齐声下跌,对关税敏感的汽车、奢侈品股均下跌;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法国批评该协议“屈辱”。
欧盟输美商品关税虽从原本威胁的30%大幅降至15%,飞机零件、部分化学品和半导体等重点产业也获得豁免,但整体税率仍远高于去年平均税率约2.5%。
BMW、大众、奔驰等欧洲车商股价纷纷走跌,并示警关税仍将导致在美销售的欧洲汽车成本上升,且不利欧洲、美国制造业;烈酒关税仍在协商中,引发保乐力加等欧洲洋酒企业股价下跌。
(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