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者患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的风险通常较高。10月刚刊登于《Nature Medicine》期刊的研究指出,有MC4R基因缺失的肥胖者,血脂反而较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较低。这颠覆我们肥胖与疾病风险的既有认知,也为理解体重、脑部控制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打开新视角。

MC4R基因(melanocortin 4 receptor)产物,是种表现于大脑下视丘(hypothalamus)的受体蛋白,是控制食欲、能量平衡和代谢调节的重要枢纽。动物实验MC4R传导的信号渠道,已证明影响葡萄糖摄取、脂质合成,还会改变交感神经调控脂肪代谢。当MC4R功能出现障碍时,会出现进食过度导致体重异常增加。

颠覆认知:导致肥胖的基因变异,竟可能保护心血管?

这项以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科学家为首的研究,由约七千名严重肥胖者筛选出有MC4R缺失的实例,并和大规模的对照组群体比较血脂水准与心血管风险指标。

结果出乎意料:尽管MC4R基因变异者体重较高,血压却反而较低。更重要的是,BMI相同下,基因变异者的血脂肪也低于对照组。这项发现显示,脑部(MCR4)信号不只单纯影响人们“吃多或吃少”,可能直接参与脂质代谢的调节。

基因缺失者的独特策略:加速清除与脂肪存储

为了探究MC4R缺失导致血脂下降的机制,团队让11位MC4R缺失成人与15位年龄、性别与BMI相当的对照组,摄取高脂饮食后,关注血脂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对照组餐后三酸甘油脂与胆固醇都明显上升,但MC4R缺失者上升幅度小许多。换言之,MC4R缺失者的血脂肪“清除”速度较快。

另一方面,基因缺失者消耗脂肪酸的路径似乎被抑制,导致更多三酸甘油脂导入脂肪组织存储。团队认为,正是这种“加速清除与存储”策略,有助MC4R缺失者维持较低血脂。

研究限制与预期

这项研究发现,MC4R基因缺失的肥胖者,或许有种血脂与血压的“保护机制”。然这并不代表完全没有疾病风险,只是风险形态可能与典型的肥胖者不同。团队也谨慎指出,由于研究样本数偏小,且尚未深入检测脂肪组织脂解酶活性与交感神经活动(注),未来仍需借大样本验证与更深入的机制性实验加以确认。

总结而言,此研究告诉人们:肥胖者疾病风险不可一概而论。如今医学对肥胖的认识仍相当有限,真正的“健康风险”可能藏在基因与大脑神经调控的细节里。未来若能更精确识别不同型肥胖,治疗策略才能从“一体适用”走向“个性化医疗”。真正挑战不是完成所谓的标准体重,而是让每种体质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代谢平衡。

注:MC4R位于下视丘,是交感神经活动的重要开关。MC4R基因缺失可能使这个开关“故障”,让交感神经对脂肪组织的刺激减弱,影响脂质动员与代谢。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