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2008年金融风暴,Apple并未如大多数企业一样削减预算或裁员,时任行政总裁Steve Jobs选择走一条逆市投资之路。他加大研发投入,期望公司能在市场回稳后领先对手。结果仅仅两年,Apple便推出了开创全新产品品类的iPad,印证当年决策的远见。

《Fortune》杂志回顾Steve Jobs在2008年接受访问时指出,他对员工言明,公司会继续加强投资,而不是进行裁员。他强调,公司当年花费巨大心力招聘人才,绝不会在低潮时轻易放弃。他当时已计划提升研发开支,希望能在经济复苏后快速领先其他科技企业。

这种策略其实早有先例。2003年互联网泡沫爆破后,多家科技公司仍在恢复阶段,Apple已率先推出iTunes,之后更相继发布iPhone和App Store,持续打破行业界限。相较之下,Nasdaq-100要花超过15年才回到当年高位。

到了2008年经济危机来袭时,Apple已累积了稳健产品线和市场口碑,继续成功销售智能手机和计算机。到2010年,Apple推出iPad,再一次改变消费电子市场,成为市场转型的重要推手。

根据Harvard Business Review统计,只有9%公司能够在经济衰推后实现快速增长。这些企业共同特点是懂得在低谷时期作出明智投资,Apple便是其中典型例子。

不过Apple现在正面对新一轮挑战。虽然特朗普当年一度暂缓加征中国商品关税,曾令Apple股价达到自1998年以来最大单日升幅,但中美贸易战并未平息。分析机构Wedbush指出,Apple现在约有90% iPhone、75%至80% iPad,以及超过一半Mac产品在中国制造,若关税提高至125%,最终成本或需转嫁至消费者。分析人士预计,产品售价可能会大幅上升。若iPhone 16最终售价突破2000美元(约港币HK$15,600),将可能超出大多数消费者负担能力,影响销售情况。

Counterpoint Research研究总监Jeff Fieldhack表示,关税或许只是谈判策略,但若贸易纠纷持续数月,Apple或难再复制Jobs当年以投资应对逆境的战略。

数据源:Fortu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