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X 5090移动版虽然已发布一段时间,但几乎买不到。根据Youtuber Dave2D在笔记本上进行的测试,RTX 5090移动版相比RTX 4090移动版还是有着不小的提升。在《黑神话:悟空》中,RTX 5090在1440p分辨率下(打开光线关注、最高画质、DLSS平衡模式)比RTX 4090快33%。
他表示,近年来台式机与笔记本在显卡(GPU)性能上的差距,随着硬件演进与市场需求的分化愈发明显。尽管PC机GPU持续通过提高功耗与堆栈硬件达到性能飞跃,笔记本则因体积、散热与续航等限制,面临无法靠传统升级路径提升性能的困境。
PC机显卡如过去的GTX 1080,峰值功耗约为180瓦,而最新RTX 5090的峰值功耗已逼近575瓦。这种爆炸性增长虽然要求用户升级电源供应器,但在PC机平台仍属可行。然而,笔记本的情况截然不同。受限于机身尺寸与续航需求,绝大多数笔记本GPU的功耗上限落在150至175瓦之间。这让设计师在性能与便携性之间,必须作出妥协。
事实上,市场上曾出现过为追求极致性能而配备双变压器的笔记本产品,如Alienware Area 51m,然而这类产品往往因为体积过于庞大、散热噪音过大,难以被主流市场接受。消费者对笔记本的期待不只是性能,更看重轻薄、美观与长时间的电池续航。
因此,在笔记本无法单靠硬件升级提升性能的前提下,AI驱动的软件技术正成为突破瓶颈的关键武器。以NVIDIA的DLSS(深度学习超采样)为例,其最新版本DLSS 4能在不显著增加功耗的情况下,大幅提升画面分辨率与帧率表现。此外,包括AMD的FSR、Intel的XeSS等同类型技术也日渐成熟,进一步让笔记本游戏体验向高端PC机看齐。
在本次实测中,他选用配备NVIDIA RTX 5090 Laptop GPU的高端笔记本,针对数款高负载3A游戏进行对照测试,借以观察最新DLSS 4技术在实际游戏场景下的表现。
结果显示,在相同硬件条件下,通过DLSS的深度学习升频与帧率生成技术,笔记本在多款大型游戏中表现出接近PC机级的游戏体验。
分辨率与设置:1440p、高画质默认
无DLSS模式:平均38 FPS,于夜城繁华区域会出现轻微画面撕裂与帧率不稳现象。
DLSS 4,Frame Generation:帧率倍增至约80 FPS,画面流畅,操作延迟明显降低,整体游玩体验大幅提升。
分辨率与设置:1080p、极高设置
无DLSS模式:游戏运行于约45 FPS,特效密集场景时有顿跌感。
DLSS 4模式:帧率稳定维持在90 FPS左右,即便进入魔法战斗与大场景切换时,仍能保持顺畅度。
分辨率与设置:1440p、光追打开
无DLSS模式:性能落至32 FPS,光影渲染场景中出现卡顿。
DLSS 4模式:帧率上升至75–80 FPS,画面细节保留完整,几乎无画质损失。
不过Dave2D也指出,DLSS 4 MFG在像《漫威争锋》这样的快节奏游戏中表现并不理想,画面不够流畅,不适合竞技游戏。但对于像《霍格华兹的传承》这样的单人游戏来说,这项技术是理想的,尽管它并不能神奇地改善低分辨率的情况,用户还是需要一个足够流畅的基础分辨率,否则仍然会显得卡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