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FUJIFILM X-M1停产后,搭载自家招牌X-Trans CMOS的入门定位无反相机就被按下暂停键,然而经过11年的等待,该系列终于迎来最新成员X-M5。相较前作,X-M5无论是体积、规格和性能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在评测过后发现它绝对是一台值得拥有的轻巧入门复古相机。
还记得当初在网络上第一次看到有关X-M5的传闻流出时,有种“熟悉的陌生感”,记忆中上次看到富士推出X-M系列相机已经是很久远的2013年了。该系列的第一台相机X-M1,当年是继X-Pro1、X-E1之后富士所推出的第三台X系统相机,这三台的定位依次为旗舰、中端、入门,由此可见X-M系列是专为摄影初学者所打造。
该系列当初开发的诉求主要有轻巧、易用、高画质这几点,加上相对便宜的售价,推出后的反应果然还不错!只可惜富士在X-M1问世后的两个月又马上推出采用相同外形,但感光组件改为拜尔数组的X-A1,以更高的CP值著称,此后便由X-A系列肩负入门市场的重任。
富士X相机卖点之一就是独家的X-Trans CMOS,与采用传统排列的Bayer filter CMOS不同,X-Trans CMOS的特色就是随意分布色彩滤镜数组,大大降低了摩尔纹和伪色的形成,因此可以不必使用低通滤镜,也能够有效抑制杂色的产生,并提供更高的色彩与画质表现!因此,在笔者心中X-M系列才是“名副其实”的X系统入门相机。然而随着X-A系列停产,X-M系列又一直没有新品推出的情况下,该品牌的入门级产品其实已经空窗好多年。虽然富士这几年中、高端机型的销量越来越好,但所幸并没有忘记入门定位产品,在暂停11年后,随着X-M5的问世,该系列也终于再度被按下启动键。
将X-M5拿在手上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真的好“小”,印象中可交换镜头的X相机,笔者还没有看过如此迷你的机身。查了一下发现果其不然,虽然X-M5的重量并非最轻,但其体积说是目前最小可谓当之无愧,包括X-M1和历代X-A系列,都还要比X-M5略宽、略厚。当衔接富士目前最轻巧的饼干镜XF 27mmF2.8 R WR时,乍看之下犹如一台十分便携的随身相机,可以轻松放入夹克口袋,拥有十分接近人眼视角的等效40mm焦距和F2.8大光圈,用来进行旅行或生活随拍都相当适合,是笔者非常推荐的搭配组合。
对比X-M1屏幕右方还保留包括方向键在内的众多按钮,X-M5则简化成一个小摇杆和MENU以及DISP BACK两颗按钮,其中DISP BACK还肩负打开蓝牙的功能,方便与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连接,用于遥控拍摄或快速分享形象文件,搭配3英寸104万画点侧翻触摸式屏幕,几乎可以完成绝大多数的操作和功能设置。机顶同样维持大多数玩家较熟悉的PASM模式转盘,但却和X-T50一样内置了广受好评的胶片模拟转盘,虽然是入门机定位,但却拥有目前最多的20种胶片模拟色彩,对于不擅长修图或喜欢JPEG直出的玩家而言,相信是一大吸引力。
通常入门机给人的印象就是性能堪用,但是在X-M5上却不成立。由于搭载富士目前最新的X-Processor 5形象处理器,X-M5在拍摄快速移动目标带给笔者的体验还算不错,评测期间的假日空文件带小女前往中信园区体验冰刀滑冰,X-M5搭配XC 15-45mm F3.5-5.6 OIS PZ,并打开人眼/人脸对焦关注,成功率约有6成,比笔者预期还高。此外,AI自动对焦还可侦测多达10种主体,使拍摄者能更专注于构图,方便性不可同日而语。不过或许感光组件不是搭载最新第五代的关系,稳定度还有提升的空间,在场景较复杂的场合较容易受到干扰而误判,希望日后能通过更新固件获得改善。
X-M5另一个打破入门机规格界限的创举,就是录像功能。相较其他品牌的APS-C片幅入门级相机,富士X-M5应该是目前唯一可以录制超过4K分辨率的机型。受益于X-Processor 5形象处理器,X-M5最高支持6.2K 30p 4:2:2 10bit内录,与自家中、高端机相当。此外,还支持4K 60p和FHD 240p的高分辨率录制,并且添加对F-Log2与LP模式的支持,前者可记录13文件以上的动态范围;后者则能较以较低流量录制以延长拍摄时间或方便通过移动设备分享。
X-M5更是富士X系统中首款配置三颗麦克风,以及内置9:16模式的机型,因此X-M5具备全方位、前方、后方、前后方共四种指向收音,让玩家可灵活设置提高收音品质;至于9:16模式则无需将相机竖直,即可直接拍摄9:16画面比例的直幅视频,易于分享到各种社交媒体平台。最后,X-M5也内置Vlog模式,通过简单又明了的触摸界面,玩家可轻易选择“产品优先模式”、“背景散景模式”等功能,随手就能拍出满意的创意短片。
搭载X-Trans CMOS 4和X-Processor 5形象处理器,核心组件规格与拍摄性能直逼中高端机型。
受限于紧凑尺寸,握感和操作对手大的玩家来说较不友善,但是体积与重量却非常方便携带。
2,610万像素搭配最新形象处理器,画质具有一定的水准,高度部分堪用值约ISO 3200。
支持AI自动对焦,最多可识别十种被摄主体;虽是入门定位,却内置20种胶片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