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从政府到民营企业,都积极推动小型模块化核电厂,尤其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电力需求将因人工智能激增,支持者认为小模块核电厂可应对这波需求,但小模块核电厂商用化之路还十分坎坷,不论技术成熟度还是法规层面都面临重重阻碍。
第三代核电厂面临大而无当、工期延后、追加预算钱坑等窘境,然第二代核电厂都垂垂老矣,即使延役,再延年限也有限,核产业把未来放在第四代小型模块化核电厂,希望走小而美路线,解决过去核电厂场址问题、安全问题,以及第三代核电厂兴建旷日废时、建厂资金太庞大使各国政府纷纷打退堂鼓等缺点。
核产业更希望小模块核电厂的单一小规模,能转换成数量优势,最终规模量产压低成本,不像过去核电厂较为单一定制化项目。借规模量产化,最终完成兴建更快、成本更低优势。不过至今小模块核电厂都没有规模起飞迹象,预估发电均化成本也都远高于现有发电方式。
已运转小模块核电厂的,只有两大极权国家俄中,俄国2019年在北极海激活浮式小模块核电厂,中国2023年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厂一号反应炉完成168小时连续运行考验。
美国第四代核电厂发展还是陷在迷惘里,一方面其他发电更便宜,经济诱因低,一方面政府法规也不齐全,对燃料取得与核废处理等问题也莫衷一是。
推动核产业需要对产业有经验的专家专家认为,美国第四代核电厂走入迷途,主因是推动者,并非核产业常年对错综复杂核安全规范有深度了解的专家,而是通信大厂,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企业及供应链,隔行如隔山,有用电大户支持固然保证成功时有营收,但推动核产业,还是需要对产业很有经验的专家。
美国小模块核电厂可说生不逢时,正在发展期,却遇上川普回炉,川普又积极鼓励页岩气等天然气开采,天然气价格大幅回落,燃气发电也更有竞争力,另一方面太阳能成本持续下降,第一波小模块核电厂无法与之竞争。但核产业盼望,若美国政府能有效率解决法规模糊地带,并继续金援,使小模块核电厂步上轨道,完成规模化后,就能降低成本。
但目前光取得核能管理委员会核准就要花好几年,尤其第四代小模块核电厂各项新技术,燃料各不同、冷却剂也不同、核废料更不同,使核委会审查旷日废时,光核准就要拖好长时间,就别说何时达到产业规模了。
更大问题是,美国唯一取得核委会许可的NuScale,却于2023年终止爱达荷州计划,主因是实际建造后发现成本比估算激增近一倍,第四代小模块核电厂真能破除第三代工期不断拖延、预算不断追加的魔咒,还是比较小的钱坑?若本身就没有商业价值,加速行政效率也是枉然。
(首图来源:NuScale 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