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事务所Perkins Eastman通过创新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香港九龙区的街道环境,找出能促进城市步行友善度的重要元素,特别针对长者的步行需求进行深入分析。
研究发现,人们更喜欢在拥有基本街道元素较高比例的地方步行,这些元素包括座椅、遮荫树木、行人道及斑马线。当这些元素互相结合时——例如充足的座椅配合适当的斑马线——人们更愿意选择步行作为出行方式。
研究团队选择香港九龙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区每十年一次收集超过10万名行人体验的详细调查数据。研究人员将这些调查数据与Google街景图像结合分析,观察人们报告最可能步行的地方有哪些主要街道元素。
这项名为“这些街道适合步行吗?视觉AI如何为长者提供城市步行资讯”的研究由Haozhou Yang领导,他是哈佛设计研究生院学生,同时也是Perkins Eastman的设计与健康研究员。Yang表示,此前大多数步行友善度研究依赖GIS提供的宏观数据,而非从人的角度出发。
研究使用了32,512张Google街景图像,覆盖九龙区以10米间隔分布的各个位置。通过机器学习技术,研究团队将每张图像分解,识别出框架内的个别街道对象及其所占空间比例。
研究团队专注于七类街道元素:行人道、街灯、树木、斑马线、座椅、墙壁和窗户,分析这些元素在高行人流量区域的存在和组合情况。基于这些关联性,Perkins Eastman制定了一系列城市设计指南,包括将街道家具与绿化及开放空间结合、将斑马线与改善的街道照明配对,以及在有较多面向街道的窗户、阳台和露台的区域增加座椅数量,提高空间的社交互动性。
Perkins Eastman高级生活项目负责人Alejandro Giraldo指出,研究虽然着眼于改善长者的步行条件,但其影响范围更广:”这些是通用设计元素,不仅针对长者,也适用于行动不便人士或儿童。”
Yang认为,尽管研究数据来自香港,但AI使模型能够根据其他城市的条件进行调整,为改善其他地区的步行条件提供参考。
来源:Fast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