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强劲需求驱动半导体产业高速增长,绿电攸关产业发展命脉,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日前喊出“绿电有多少,我们就买多少”,台湾半导体产业协会(TSIA)也表示,希望政府能够做好未来供电规划,提高供电稳定性,以及强化绿电供给,协助产业继续增长。

AI与高性能计算需求强劲,加上进入科技产品外销旺季,9月出口542.5亿美元,为历年单月第3高,年增达33.8%,为连续23个月正增长;进口418.6亿美元,为历年单月第3高,年增25.1%,反映全球AI供应链运行、境内出口衍生的备料需求,且购置半导体设备动能依然强劲,出、进口互抵后,9月出超124亿美元。

财政部预估10月出口续呈年增态势,估介于28%至33%,规模值落在528亿至549亿美元之间,且累积出口金额将提前刷新历年新高,全年更有机会写下“4季红”记录。

随着全球AI产业军备竞赛,大手笔投资已是常态,也带动巨额电力需求。台湾半导体产业协会首席执行官吴志毅表示,应对未来增长需求,半导体上、中、下游厂商将持续扩厂,电力需求也随着同步增长,估计未来5年电力需求将逐年增加8%至10%。

经济部长龚明鑫近日表示,台电已把发展AI可能的算力,包括民间、公部门部分,“至少在2032年之前大概都已经算进去”,希望所有电厂、尤其是天然气发电厂可以如期如质上线的话,供电没有问题;在2032年之后,还会有更长期的布局。

根据经济部公布2024年台湾电力资源供需报告,考量AI科技发展、美国对等关税实施与深度节能计划,估未来10年电力需求平均年增1.7%。吴志毅表示,尽管政府对于电力供应充足有信心,不过厂商依然高度关心未来电力供应是否足够,希望政府对于未来供电能够做好规划。

半导体制造厂一天24小时不停运转,一分钟都不能缺电,吴志毅说,一旦跳电,仪器设备可能需要花不少时间调校,要提高供电稳定性,包括构建储能系统、导入智能电网。

芯片在制造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电力,近年传统电价不断上升,促使制造业更积极投入再生能源采购,并与再生能源供应商携手规划中长期能源策略。国际客户,特别是欧美半导体品牌厂,也提高供应链再生能源比率要求,部分甚至已将“使用绿电”列为合作条件之一。

吴志毅表示,客户的要求不同,但普遍要求2030年30%至50%的用电应来自再生能源。

为响应RE100全球再生能源倡议,台积电规划2030年再生能源使用比率达60%,2040年将进一步达到100%的目标。环球晶承诺2040年旗下所有子公司完成100%使用再生能源目标,鸿海也订下2040年实现全球厂区100%使用绿电目标。

随着先进制程产能扩大,碳排放量同步增加,台积电面临的净零压力加大,不仅积极进行新时代机台节能行动项目,并增加再生能源使用量。

台积电在新机台方面采用高性能设备,节能泵浦使用比率约99%,冷水机使用比率约98%。在耗电的极紫外光(EUV)微影设备方面,台积电也导入运转调度优化设计,使单位时间内产能增加,每片芯片用电量减少30%。

魏哲家在台积电今年股东常会强调,再生能源是台积电继续努力方向,会尽量投资绿电发展,不只给台积电,也给供应商使用。台积电全力支持再生能源,成本会因此高一点,不过没有关系,台积电对环保议题绝对关心,能够买的绿电一定买。

据统计,目前半导体厂仅4%的用电来自再生能源。吴志毅说,厂商愿意配合政府政策,多使用再生能源,不过供给不够。

吴志毅表示,外国政府提供充足的再生能源及凭证,吸引厂商前往投资设厂。但企业希望持续根留台湾,应确保电力供应能够支应需求,且具稳定性,协助产业持续增长。

境内最大半导体硅芯片厂环球晶指出,再生能源正快速增长,不过绿电供应量与需求增长节奏尚未完全衔接,长期契约仍需时间成熟。

环球晶指出,电网与储能基础设施仍在强化中,稳定供电能力需逐步提升。市场制度仍在完善阶段,企业在长期规划上需要更明确的指引。环球晶表示,期待政府与产业携手,在现有良好基础上持续完善电网韧性与跨区调度能力,同时希望政府、企业与绿电开发、售电企业协作的产业集成模式,让再生能源能以更稳健方式支持台湾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转型。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