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开源Microsoft Agent Framework,让开发者能以更一致的方式构建与部署多代理(Multi-agent)系统。该框架将Semantic Kernel的企业级基础,与AutoGen的多代理调度能力集成至执行环境中,提供从人工智能代理原型开发至生产部署的完整流程。目前框架已进入公开预览阶段,支持MCP、A2A与OpenAPI互通,并适用于Python与.NET程序语言。
Microsoft Agent Framework的设计重点在于简化代理系统的开发与管理。过去开源项目之间的抽象层差异大、API也不一致,使得开发者在本地测试与云计算部署间常存在集成困难。Agent Framework借由统一的架构与开放标准,试图解决这些落差,同时强化企业落地时必备的安全与治理机制。
框架支持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A2A(Agent-to-Agent)与OpenAPI三种互通方式,使得代理能在不同环境间协作,或直接集成既有REST API作为可调用的工具。开发者可当地端、容器化或多云环境中执行代理,并在Azure AI Foundry托管与进行安全管控。
微软强调,Agent Framework的特色之一是企业就绪。框架内置OpenTelemetry观测能力,可关注每次工具调用与流程步骤,且同时具备长任务耐久机制,能在中断后自动恢复运行。系统也支持人为核准(Human-in-the-loop),让需要人工审核的任务能在界面或队列中待准许后再继续执行。此外,框架可直接与GitHub Actions与Azure DevOps集成,支持CI/CD流程与异常关注,方便企业在部署后持续监控运营状态。
微软同步更新VS Code AI Toolkit开发工具,让开发者能在本地环境中创建、执行并可视化多代理工作流程,降低开发门槛并加速迭代。开发者可以使用相同的代理程序代码于本地测试,并无缝搬迁至Azure AI Foundry托管环境,保留完整的观测、法遵与安全设置。
Microsoft Agent Framework继续了AutoGen的研究成果,支持多种调度模式,如串行、并行、交接与Magentic等动态任务协调。这些原本在研究阶段的实验性模式,现在能以企业级耐久性运行。微软也提供实验性扩展组件,让开发者可提前试用仍在孵化中的功能,并在成熟后自动纳入正式版本。
微软已与多家企业合作测试此框架,应用场景涵盖审核自动化、客服支持、车辆遥测分析与企业人工智能集成。部分用例显示,Agent Framework可减少系统间胶水程序代码(Glue Code)的撰写量,并提升代理系统的可运维性。
对使用Semantic Kernel或AutoGen的开发者,微软提供直接的搬迁方法,并表示两个既有项目仍将维持支持,但未来主要研发投资将集中于Agent Frame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