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平均余命延长,延后退休将成趋势,104高年级最新发布《2025超高龄社会企业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新思维白皮书》,披露中高龄主动应征人数从2023年每月平均6.1万人,增长到2025年的8.2万人,三年增长34%,并有80.6%的中高龄员工,希望60岁以后继续工作,但68.6%的企业缺乏实质制度。

随着AI应用普及,60.7%的企业对于全龄人才的AI能力有高度期待,但对于中高龄的AI能力,仅42.6%的企业高度期待,104高年级总经理吴丽雪指出,AI不该成为时代标签或是另类的年龄歧视。

延后退休“口头多于实质制度”

根据《劳基法》修法通过,劳资可以协商延后65岁强制退休年龄,统计80.6%中高龄员工希望60岁以后继续工作,其中60.2%愿意在65岁以后才退休,但34.2%的企业对于留用中高龄员工没有任何措施,只有34.4%企业停留在口头鼓励,合计68.6%的企业缺乏实质制度。

针对有意退休的中高龄员工,统计55.6%的企业没有员工退休规划,21%企业还在规划、目前暂时没有,合计76.6%的企业缺乏明确或实际执行的员工退休准备制度,至于有员工退休准备的企业,42.1%提供回聘制度、23.8%提供优于法令的退休条件、21%提供团体年金险。

吴丽雪指出,日本、新加坡2024年65岁以上劳动参与率超过两成,企业通过创建“延后退休,回聘双轨制”,视退休为职业生涯转型一环,让资深员工成为导师与知识守门人,对企业而言,留任制度是可持续发展治理的延伸,结合薪资弹性、再聘安排与退休前学习支持,延续人力资本。

企业视AI能力为中高龄基本技能

AI大浪来袭,企业如何看待中高龄员工的AI能力?46.4%的企业认为,已是高中龄员工应具备的基本技能,24.7%认为可提升薪资待遇,至于中高龄如何应用AI?48.2%企业认为可用于行政庶务、39%应用在客户服务、28.3%应用在人力资源。

吴丽雪指出,企业最看好AI应用在“支持性、客服型”工作,当企业看重中高龄AI能力,41.5%提供免费学习资源、37.9%提供内部课程或专家分享、20.5%补助外部培训课程,但也有高达31.2%暂无AI培训措施。

吴丽雪观察,企业对中高龄使用AI若停留在“高期待、低支持”的矛盾,期待与支持落差,这样会让中高龄被困在数字鸿沟,因此建议创建内外部AI学习资源,针对中高龄设计更弹性的学习方案,如模块化课程、小班制、实例导向,降低进入门槛,将AI学习纳入职业生涯发展的一部分。

(首图来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