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于官方博客提到Windows每月活跃设备数突破10亿,但翻查2022年时的官方声明,当时Windows活跃设备曾超过14亿。三年间蒸发4亿部计算机,引发市场关注。分析指出,这波流失与Windows 10即将停止支持、移动设备普及及用户转向其他平台息息相关。微软虽寄望借新版系统推动换机潮,但结果未如预期,Windows主导地位或正面临转变。
微软副行政总裁兼消费部门店场总监Yusuf Mehdi日前于官方博客发文,称目前Windows为全球最常使用操作系统,每月活跃设备超过10亿。这份陈述虽未直接表明下降,但与2022年时公开数字相比,当时微软曾表明全球共有超过14亿部设备运行Windows 10或Windows 11,反映现在已有大约4亿部设备不再活跃。
科技媒体ZDNet编辑Ed Bott指出,这类涉及数以亿计用户的资讯,在微软内部需经法务部门审查,不可能是误植或随意估算。他认为,如果真有13亿或14亿活跃设备,微软绝不会仅用“超过10亿”模糊带过。
面对用户大规模流失,业界提出数个可能原因。首先,Windows 10将于2025年10月14日终止支持,企业或会因此升级硬件确保系统安全,但一般用户未必受此影响。对大多数人而言,即使没有安全更新,旧计算机依然可以继续使用,且他们对网络安全威胁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
另一方面,家用计算机逐渐被更便利的设备取代。手机与平板性能不断提升,早已能应对日常所需,加上不少家庭不再更新计算机,而是共享或闲置旧设备,令PC整体数量下降。
早于2019年,PC市场已开始出现疲态。全球疫情短暂刺激计算机销量,2023年出货量比预期多出1.3亿部,但好景不长,现在市况再次萎缩,Apple Mac销量也未能幸免。再者,用户不再依赖Windows系统内的原生应用。网上免费工具与云计算应用越来越普及,用户转向macOS、Chromebook或Linux等替代方案,不再将Windows作为唯一选择。
尤其是价格吸引的Chromebook成为学校与个人用户新宠,而Apple自研芯片加速Mac系列升级,提升系统稳定性与效率,吸引不少原本依赖Windows的专业用户转投阵营。部分偏好开源与高度自订性的用户则选择投向Linux平台。
微软期望Windows 11结合Copilot+ PC、添加AI辅助功能能刺激换机潮,但消费市场未见明显回应。若情况持续发展下去,未来“每月活跃设备数”可能跌破10亿,削弱微软常年以来操作系统龙头地位。
数据源:X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