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农业、伐木和基础建设等人为开发不断扩展,野生动物栖息地大幅减少,导致人象冲突趋于激烈。栖地丧失使象群侵入人类开发区,尤其对农民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最近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肯尼亚研究显示,农场周围设置蜂箱能使近九成大象避开农场,有助减少农民损失,增加收入。论文发表在《保育科学与实践》(Conservation Science and Practice)期刊。
肯尼亚人口急速增长,总人口数由2000年约3千万直奔今年近6千万人,大幅增长人口不断侵蚀野生象群栖地,象群被迫进入村庄或田园觅食,造成农作物受损、房屋破坏,甚至人象死伤。甚至一年内有数十头大象因“威胁人类”罪名被射杀。肯尼亚野生动物管理局为寻求人象可持续发展共存,与英国牛津大学合作,研究能让大象安全远离农场的方案。
非洲的大象是力量与威严的象征,即使是凶猛的狮子、猎豹都敬畏三分。但大象耳朵、眼睛、鼻子等部位皮肤较薄,易遭蚊虫、蜜蜂等昆虫攻击,故蜂窝遭大象扰动,成群蜜蜂费洛蒙及嗡鸣声,对大象就是避之唯恐不及的大警报。有研究表明,大象对蜜蜂反应强烈,会逃避“激怒”的蜜蜂,有摇头、扬起尘土等行为,并发出隆隆呼声警告同伴。
避免农作物被大象破坏兼产蜂蜜基于自然规则,团队于农场四周架设“蜂窝围篱”(beehive fences),实验对象群是否有威吓功效。团队监测肯尼亚东察沃国家公园(Tsavo East National Park)旁两村庄26个有设有蜂箱围篱的农场,并分析数千起大象接近农场的事件。
虽然象群主要在国家公园活动、觅食及饮水,但也可能被成熟农作物气味吸引。2014-2020年六个作物产季,共3,027次大象接近农场事件,蜂箱“阻拦”了86.3%,成功避免农作物被大象破坏。且有蜂箱还能生产蜂蜜。尽管研究期间经历干旱,蜜蜂数量大幅减少,但还是产出一吨蜂蜜,售出金额达2,250美元。
领导研究的牛津大学生物系的露西金(Lucy King)博士强调,蜂箱围栏的确有效,但仍有限制。她警告:“若人类扩大干扰象群栖地,或极端气候使旱情更频繁,都可能降低蜂箱围栏防御力。”未来应继续研究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以帮助人类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
(首图来源:Save the Elepha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