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周一宣布,将进一步打击在Facebook上分享“非原创内容”的账号,这些账号多数是反复转载他人文本、照片或视频的假冒创作者。官方表示,今年已经移除约1,000万个冒充大型创作者的账号。

同时,Facebook也对50万个涉及“垃圾行为”或“虚假互动”的账号进行处置,这些账号会被降低留言权重、限制贴文曝光,以防通过平台牟利。

就在几天前,YouTube才刚更新针对“非原创内容”的政策,点出AI协助产出的重复性内容也在管制范围内。现在,Meta也跟进强调,将针对滥用他人内容、不经加工直接转发的账号进行限制,但不会惩罚进行互动、创作反应视频、或跟风参与主题创作的用户。

Meta表示,若账号有重复使用他人内容的行为,将会被暂时排除在Facebook盈利计划之外,贴文触及率也会降低。对于平台侦测到的重复视频,Facebook也会减少副本的曝光,确保原创创作者能获得应有的观看数与认可。

Meta同时也透露,目前正在测试一套新系统,会在重复内容上标注连接,引导用户观看原始版本。

这次政策更新正值Meta面临用户质疑的时刻,尤其是Instagram等平台有大量账号被自动化系统误判、过度执行封锁,引起反弹。一份累积近3万个签名的请愿书要求Meta提供更透明、且具备人工审查机制的支持服务,否则不仅影响个人,对许多依赖平台运营的小型企业也是重创。不过,Meta至今尚未正式回应此议题。

虽然这次行动聚焦在恶意转载牟利,但AI技术爆炸性的发展,也让“内容垃圾”(AI slop)成为社交媒体平台的新挑战。像是在YouTube上,可以轻易找到许多以图片、视频剪辑加上AI配音所制作的视频,品质普遍偏低。

Meta虽未直接点名AI内容为整顿重点,但其说明文件中已提及,若创作者使用他人素材,“不应只是拼凑片段或加上浮水印”,应该着重在“真实的故事叙述”,并提升视频的整体价值,避免制作只求快速发布的短影音。

此外,Meta也提醒创作者避免重复使用来自其他应用程序或来源的内容,这项规定其实早已存在。而在字幕品质方面,Meta也表示应采用经过创作者编辑过的高品质字幕,而非直接使用自动产生的AI字幕。

Meta指出,这些政策将于未来几个月内逐步上线,让Facebook创作者有时间调整。若创作者发现内容触及率下降,可通过Facebook专业控制面板查询每篇贴文的表现数据。

同时,也能在专页或专业账号的主菜单内,通过“支持中心”查看自己是否正面临推荐或获利方面的惩处风险。

根据Meta最近发布的季度透明度报告,2025年第一季(1月至3月)间,Meta在全球Facebook每月活跃账户中,有约3%被判定为虚假账号,并已针对10亿个假账号采取行动。

此外,Meta也正式放弃原本由平台进行的事实核实机制,改为支持美国推出的“社交媒体注解”机制,让一般用户与贡献者协助判定贴文内容是否符合社交媒体标准与事实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