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中国近日在北京举行的链博会上透露,正积极导入人工智能(AI)技术,加速供应链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公司高层表示,AI技术可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截取多维数据,提升整体运营效率、精准预测需求、主动识别改进空间。
在全球餐饮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麦当劳中国正通过人工智能(AI)与数字化技术,全面升级供应链管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并强化竞争力。这项转型不仅涉及物流与库存管理的智慧化,更涵盖从原料采购到门店配送的全链条优化,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AI技术助力供应链各个环节,解决缺货滞销等问题麦当劳中国在供应链数字转型方面的AI应用与具体措施,主要包括计划在2024年至2028年间,投入约40亿人民币,专注于数字化研发和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及高效化发展。
利用AI技术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提取多层次数据,实现从生产到餐桌全链路的数据可视化,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和需求预测。这也包括风险感知和智能决策能力,能快速发现和应对供应链异常状况。面对缺货、滞销等供应链问题,AI辅助能快速调整库存和配送计划,并与上游供应商密切合作,提升供应链的弹性速度。
此外,麦当劳中国组建供应商数字化委员会,聚集核心供应商共同推动“麦链”倡议,与11家核心供应商合作,全程打造智能供应链网络,推进智能物流与绿色供应链。
(Source:麦当劳中国)
AI分析销售数据与消费习惯,动态调整库存减少浪费AI技术还被应用于智能选址、智能配送和库存管理,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促进节能减碳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与持续发展。
“一箱一码”(One Case, One Code)技术实现全链路食材关注,增强供应透明度和安全性,预计于2026年完成部署。通过AI分析历史销售数据、节假日、天气变化甚至区域消费习惯,AI模型能动态调整采购量与库存,减少食材浪费。据统计,这项技术已将需求预测误差率从15%降至8%,显著优化供应链反应速度。
在企业合作方面,麦当劳中国与微软合作,利用Azure AI提升运营流程与员工培训效率,设立AI实验室以深化技术与业务的结合,提升客户服务和员工能力,推动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此外,积极推动供应链中国本土化,2024年其采购额中超过90%来自中国本土供应商,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与效率。
不只麦当劳中国,星巴克、亚马逊也灵活使用AI由麦当劳中国的AI供应链升级我们可以看到,全球餐饮业数字转型趋势,AI成为关键推手。麦当劳中国并非个案,而是全球餐饮供应链智能化浪潮的一部分。例如,星巴克与AWS合作开发“Deep Brew”AI平台,实现全球库存自动化管理;亚马逊则广泛应用AI技术,通过推荐系统深入分析消费者行为,进一步强化销售与定制化体验。此外,其Amazon Go无人商店则结合计算机视觉与传感器技术,实现无需结账的人脸识别购物流程,展现AI在零售场景的全面应用潜力。
这些显示,企业未来供应链的“智能化反应速度”将成为关键胜负因素,能否即时掌握数据、预测需求并快速调整策略,将决定企业能否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然而,数字转型也伴随数据安全与合规性及法规问题,也是企业须谨慎处理供应链数据,因此麦当劳等跨国企业未来也需在技术创新与合法规之间取得平衡。
(首图来源:Dinkun Chen,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