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加速趋势自2020年以来越来越明显,一天可能缩短人类无感的毫秒时长。与历史平均值相比,伦敦大学天体物理学家Graham Jones预测地球自转速度因月球与赤道距离的变化,可能在今年7月9日、7月22日、8月5日这3天明显加快,使白天时间分别减少1.30、1.38 、1.51毫秒。

由于月球引力,地球自转周期逐渐形成我们现在熟悉的24小时,平均地球每86,400秒转一圈,但实际上地球自转会受到许多因素影响产生几毫秒的微小变动,地震、洋流、冰川融化、地球熔融核心运动、厄尔尼诺天气现象等都会略微加快或减慢地球自转,我们感受不到这些变化,但能通过精确原子钟测量得知。

2020年之前,地球从未出现比平均时间还短的一天,但过去5年,地球在夏天开始出现比平均时间还要短几毫秒的日子,或者说自2020年开始地球开始不断打破最短白昼记录,比如:2020年7月19日时间少了1.47毫秒、2021年7月9日时间少1.47毫秒,2022年6月30日时间缩短1.59毫秒。

2023年没有日子缩短记录,但2024年地球自转速度再次加快并打破以往记录,使2024年7月5日这天成为有史以来时间最短的一天,比标准24小时少了1.66毫秒。

最近伦敦大学天体物理学家Graham Jones根据IERS数据预测,今年夏天7月9日、7月22日、8月5日是月球与赤道距离最远的日子,由于月球引力影响力略微变小,进一步使地球自转微幅提速,预测8月5日可能成为今年最短一天,时间减少约1.51毫秒。

虽然科学家不知道加速确切原因,但目前的大气与海洋模型无法解释地球自转加速现象,因此科学家正在研究地球内部熔融层移动模式,熔融金属流动可以改变地球形状与平衡,类似花式滑冰选手借由拉动手臂加快旋转速度的方式。

地球旋转迟早会减速,但就目前而言,地球仍处于加速状态。

(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