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过去对液态碳的研究因极高熔点、难以企及的实验条件而受限,直到日前通过European XFEL实验,一个研究团队首成功在瞬间高温高压条件下将固态碳转换为液态碳,并获得微观结构图。这项发现不仅对材料科学具重大意义,还有助工业技术、行星内部建模研究。

碳是宇宙最重要元素之一,材料学家已彻底研究固态碳(如石墨、金刚石)与气态碳化合物形式,但液态碳一直是无法突破的技术难题,因为碳在常压下加热会直接升华成气体,不经过液态阶段,于高压条件下碳又具所有已知材料最高熔点,需达4,500℃ 才能进入液态,过去没有任何容器能承受这种条件,因此也无法于实验室重现液态碳。

但一种涉及X射线游离电子激光脉冲的替代方法能将固态碳转为液体碳几奈秒。最近,德国罗斯托克大学、亥姆霍兹德勒斯登罗森多夫中心(HZDR)团队成功利用欧洲European XFEL设施的DIPOLE 100-X高功率激光、极短X射线激光,于极端高温高压环境成功瓦解固态碳分子结构并转为液态形式,获得液态碳微结构详细图。

简单来说,团队先以DIPOLE 100-X高能激光对固态碳样品施加强压缩波,形成极端高压高温环境瞬间产生液态碳,接着使用超短X射线脉冲获得原子结构位,整个实验在几秒钟重复多次,最后结合所有快照,让研究人员得以关注碳从固体过渡至液体的第一阶段。

测量结果表明,液态碳结构与固态金刚石相似,每个碳原子都与4个碳原子相邻,与先前高压理论预测相符。

液态碳能在行星内部找到,对核融合等未来技术也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该成果对材料科学、工业技术、行星内部建模研究都具深远影响,团队下一步将更精确测量液态碳特性与行为,并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

新论文发表在《自然》(Nature)期刊。

(首图来源:European XF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