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技术领域发展出现一个潜在转折点,东京大学的研究团队最近开发一种革命性的新型晶体管,这种新型晶体管不再使用硅材料,而是采用一种名为掺镓氧化铟(InGaOx)的晶体材料,这项突破有望提升在AI与大数据应用的性能,并在后硅时代延续摩尔定律的生命力。
晶体管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对现代电子产品至关重要,作为控制和放大信号的微型开关,随着设备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快,传统以硅为材料的晶体管正面临着发展瓶颈,甚至接近电子产品和功率的极限。
东京大学的研究团队认为,掺镓氧化铟是一条更好的发展道路,这种材料能形成高度有序的晶体结构,促进电子的高效移动,新型晶体管采用“环绕式闸极(gate-all-around;GAA)”设计,闸极完全包覆在电流信道周围,有助于提高电子的移功率,以及长期稳定性。
研究团队的主要研究人员陈安兰表示,希望晶体氧化物晶体管具备“环绕式闸极(GAA)”结构,这样控制打开或关闭的闸极可以环绕着电流信道,从而提高效率和可扩展性,因此研究人员在氧化铟中掺入镓,以改善材料的电性反应。
研究显示,掺镓的氧化铟能有效抑制氧缺陷,从而提高晶体管的稳定性,团队使用原子层沉积技术,逐层涂覆nGaOx薄膜,并通过加热将其转化为所需的晶体结构,最终成功制造出一种金属氧化物场效应晶体管(MOSFET)。陈安兰指出,环绕式MOSFET实现44.5 cm²/Vs的高移功率,并在施加应力下稳定运行近三小时,显示出良好的可靠性,而这项成果为高运算需求的应用,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供可靠的高密度电子组件设计,预示着下一代技术的顺利运行,对人们日常生活将产生重大影响。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