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源自太阳的能量粒子被困在行星磁场并撞击高层大气,极光就会出现。最近,韦伯太空望远镜首次捕捉到遥远海王星明显的极光活动证据,终于补足教科书上缺失一环。
过去,天文学家已成功检测到太阳系其他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的极光活动,但海王星极光始终躲开望远镜成像,仅1989年NASA航海家2号飞船在飞越海王星时,留下该星球疑似也有极光活动的数据。
事实证明只是过去的仪器灵敏度不够高。最近,天文学家分析NASA韦伯太空望远镜近红外光谱仪(NIRSpec)于2023年6月拍摄的数据,发现首次在红外光波段直接捕捉海王星极光,形象还具有惊人的细节与清晰度。
研究人员O'Donoghue表示,由于海王星磁场的奇怪性质(未与行星自转轴完全对齐,而是倾斜47度),因此海王星极光落在行星中纬度附近而非两极,这项新发现有助我们了解海王星磁场如何与从太阳流出的粒子相互作用。
此外,研究人员还获得另一份能表征海王星组成的光谱,并首次测量行星上层大气温度(电离层),不只首发现一条表明存在三氢阳离子(H3+)的极突出发射线,这是宇宙最丰富离子之一,过去也已在木星、土星、天王星上证实存在,还发现海王星上层大气温度自1989年以来降低了数百度,这种低温可能是海王星极光很长时间难以被发现的原因。
新论文发表在《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期刊。
(首图来源:N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