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代理正快速应用于各行各业,Google与Microsoft相继宣布将AI代理集成至搜索体验,汽车、银行及保险公司也纷纷推出AI客服与流程自动化工具。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全球AI代理市场将从2024年的54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5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5.8%。然而,增长数字背后隐藏一个关键问题:数据品质不佳正成为AI代理实际应用的最大阻碍。
根据《MIT Technology Review Insights》调查,全球78%的公司实际上未准备好让AI代理和大型语言模型真正落实应用。最大问题并非算法或模型创建技术,而是缺乏高品质数据支持。
这问题在业界已有惨痛教训。去年加拿大航空因自家聊天机器人提供“不存在的折扣优惠”而被迫退款;另有科技公司因AI客服回答错误,导致大量订阅用户取消服务。这些案例均显示,再先进的AI系统,若输入错误、零碎或过时的数据,最终输出的结果同样会出错。
虽然80%的服务机构计划在2025年使用生成式AI改善代理生产力与客户体验,但数据品质的挑战正威胁这股AI投资热潮。业界专家指出,AI系统高度依赖优质数据,当数据不准确、过时或不完整时,自动化流程便会放大错误的影响。
专门提供AI会员数据管理方案的Amperity共同创办人Derek Slager建议,企业要让AI代理真正发挥效用,必须先创建稳固的数据基础,至少达到四大要求:
许多企业在引入AI代理前,最大问题是数据散落在电商、CRM、客服、门店POS系统等不同平台。经常出现多笔重复记录,或同一顾客在不同平台上数据记录不相符的情况。
因此,打破不同系统与平台之间的数据隔阂,集成并串联各节点的顾客数据,成为重要的第一步。这能让AI跨越不同平台渠道获得资讯,例如了解顾客的购买历史、客服对话记录,甚至最近的社交媒体互动,从而提供合理的推荐。
传统上,许多企业数据采用每日或每周更新一次的模式。这种做法虽足以制作数据报表,却不适合需要即时决策的场合。在AI代理的世界里,系统必须根据最新情况做出反应,例如推荐商品、处理客诉或进行用户体验优化。若数据存在延迟,推荐便会过时、处理也会失准,这无疑削弱了AI的性能。
不同部门需要AI代理用不同视角看待同一件事,企业需要掌握数据的来源与流向:数据从何而来、如何转换、谁能使用。同时要确保“一个顾客”在不同系统中不会变成五个不同代号,否则会严重影响AI的理解与判断能力。
在隐私法规日益严格的环境下,企业必须设立访问权限控制、人为监管、反馈机制与同意关注系统,确保AI的应用符合法规及可信赖标准。
AI代理确实带来无限可能性,从客户服务、自动化流程到即时决策,都能帮助企业提升效率与竞争力。但这一切都必须建基于“数据正确、完整、即时且合规”的基础上。否则,企业即使投资最先进的AI技术,最终也可能因数据错误而得到反效果。当越来越多企业急于赶上AI热潮时,更需要静下心来查看自身的数据基础是否稳固。
来源:TechRad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