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 (VDA) 近日提出一项具争议建议,要求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PHEV) 车主定期为车辆充电,否则车辆系统将自动降低引擎动力输出。这项提议反映出PHEV实际环保效益远低于预期问题,正引发德国汽车产业与政策圈讨论。
VDA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接受访问时表示,德国市场许多PHEV车主几乎不为车辆充电或很少使用电动模式,导致这些车辆形同“油车挂电池”,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接近传统燃油车。环保组织“交通与环境”最新研究分析欧洲127,000辆PHEV数据,发现2023年实际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官方WLTP测试值的4.9倍,与燃油车相比仅低19%,远不及实验室预估75%减排效果。
穆勒提议创建系统,要求PHEV在行驶一定距离内必须充电,不充电车辆将面临引擎性能下降。她表示此措施专门促进电动驾驶模式,改善PHEV实际环保表现。
这项建议出现背景是PHEV目前在欧洲新车市场占比近4成,增长速度超越纯电车。与此同时欧盟已正式通过法规,计划自2035年起禁止销售非零碳排放新燃油车,仅允许纯电动汽车上牌。根据欧盟理事会批准法规,到2035年新燃油轿车和小型客货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须降至零。
德国汽车产业警告,若执行过快且充电基础设施未能配合,可能严重损害德国作为全球汽车制造大国竞争力。德国多位州长已明确表示2035年燃油车禁售必须设“过递期”,否则产业链和就业将受冲击。
德国车企提出“充电义务加限制功率”方案可视为一种折中策略,既承认PHEV目前仍普遍存在,也试图通过技术与政策手段提升其实际电动行驶比例。但这意味未来PHEV车主将面临更多责任与限制,除了要负责充电,还要接受厂商软件或车辆系统的配合限制。若车主频繁使用油驱模式而少充电,可能遭遇动力下降、续航减少,甚至影响转售价值。这项提议能否落实并获得政策支持仍有待观察。











